今天给各位分享长乐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闽江河口湿地公园开放时间及门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闽江口湿地公园位于梅花镇闽江口,这里有大片的红树林和沼泽。这里是鸟类的天堂,也是鸟类迁徙的重要越冬地。这个地区有许多濒临灭绝的鸟类,是重要的国家湿地。这里的景观就不用说了,下面就来介绍一下。
门票
:免费需预订。
开放时间
全年全天开放。
民和口湿地公园
开放时间:6月1日-9月30日8:00-18:00,10月1日-5月30日8:00-17:30。
园区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东北部闽江口南侧,位于长乐市东北部与马尾区东南部交界处的闽江口梅花水道。横跨潭头、温岭、梅花、琅岐等12个行政村。
公园介绍:闽江河口湿地是福建最大的原生态河口湿地,占地2100公顷。它也是东亚和澳大拉西亚之间鸟类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驿站。每年有10万多只候鸟在这里觅食、繁殖、栖息和越冬。闽江口湿地保护区位于长乐市东北部和马尾区东南部交界处闽江口梅花水道。横跨潭头、温岭、梅花、琅岐等12个行政村。总面积3129公顷(长乐2260/马尾869)。其中核心区1.4万亩,缓冲区1.3万亩,实验区2万亩。
保护区动植物资源丰富,有红树林、滨海盐沼、滨海沙地植被等3个植被类型和10个群系;脊椎动物有394种。是东亚和澳大拉西亚候鸟通道的中间地带。鸟类265种,其中水禽152种。2万多只鹅、鸭、鹬等水鸟在这里过冬,5万多只水鸟在这里迁徙、停歇。是福建省水禽最集中的分布区,是生物多样性最敏感的重要地带。
目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49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名录的有28种,中日候鸟保护协定有142种,中澳候鸟保护协定有56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有44种。珍稀濒危鸟类主要记录为黑面琵鹭、黑嘴凤头燕鸥、卷羽鹈鹕、勺嘴鹬和鸿雁。
闽江口湿地有“三宝”:黑嘴凤头燕鸥、琵鹭、黑面琵鹭,都是极度危险濒危鸟类。尤其是黑嘴的中华凤头燕鸥从人类视野中消失了63年,鸟类学家一度认为它已经灭绝。直到2000年,台湾地区的观鸟者才在马祖岛重新发现它。由于其头部羽毛酷似古代神话中的凤凰,因此也被鸟类学家称为“神鸟”。
景点介绍
闽江口国家湿地公园,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潭头,梅华镇闽江口,有河口水域、潮间带滩涂、红树林沼泽等七大湿地类型。是候鸟的重要越冬地,是水禽的集中分布区,也是多种濒危鸟类的栖息地,多项指标达到国际重要湿地标准。省市林业部门专家学者多年的研究和考察结果表明,闽江口湿地自然环境优越,生物多样性丰富,珍稀物种众多,有动植物1084种。据估计,迁徙和停留在这里的水鸟超过5万只。这里有一种神秘的鸟类物种,行踪飘忽,人类对其知之甚少;这是一种濒临灭绝的鸟类。目前,全世界发现的鸟类不到50种。神秘消失63年后,又奇迹般地出现了。学者称之为“神话之鸟”。就是黑嘴凤头燕鸥,也叫中华凤头燕鸥。
湿地观光园位于公园西北部,其标志性植被为大片芦苇,这是公园生态旅游的精华所在。观光园将设置一条2550米长的观光栈道,游人可经栈道进入湿地深处探秘。
观鸟是闽江河口湿地生态旅游最主要的内容,也是目前国际最热门的湿地旅游活动之一。根据湿地鸟类活动规律,规划于栈道沿线设2个观鸟屋,在此不仅可探寻潮水位变化对湿地鸟类种类、数量分布的影响,还可观看小天鹅、鸿雁、绿翅鸭群聚嬉戏等湿地鸟类景观。
位于公园东南部的水产养殖场,水域面积占景区总面积的90%,规划以水产养殖生产为主,充分发挥“阳光、沙滩、海水、空气、绿色、海鲜”等要素,建成集养殖、垂钓、游乐、观赏、餐饮、度假于一体的专业休闲渔业示范场。
福建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至文岭镇阜山码头,西临潭头镇文石村,南靠文岭镇阜山村,北与福建闽江河口省级自然保护区相连。总面积2100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877.2公顷,缓冲区面积348.1公顷,实验区面积874.7公顷。保护区位于福建省长乐市境内,范围在东经119°36′27.8″-119°41′15.1″、北纬26°01′07.8″-26°03′39.3″之间。保护区以15个拐点坐标的连线为界,拐点坐标分别为(119°40′21.4″E,26°03′01″N; 119°37′50.2″E,26°02′57.7″N; 119°39′14.9″E,26°02′52.8″N; 119°37′30.7″E,26°03′0.6″N; 119°40′43.8″E,26°03′3.8″N; 119°40′51.6″E,26°03′30.2″N; 119°41′15.1″E,26°02′8.7″N; 119°40′1.6″E,26°01′11.6″N; 119°39′2.4″E,26°01′21.7″N; 119°38′50.3″E,26°01′7.8″N; 119°37′29.7″E,26°01′45.2″N; 119°37′26.2″E,26°01′40.8″N; 119°36′27.8″E,26°02′45.8″N; 119°36′31.6″E,26°03′12″N; 119°41′14.6″E,26°03′39.3″N)。
公园分为湿地观光园、水产养殖场、生态农业园、古榕商业街和岩石园五大景区,突出独特的湿地生态旅游功能和景观效果。
闽江河口湿地公园处于梅花镇闽江入海口处,其中有着大片的红树林和沼泽,是鸟类的天堂,也是鸟迁途重要的越冬地。这里面的鸟还有很多是濒危品种,是国家重要湿地,而景观自然不用说,下面就来介绍一下。
门票
免费需要预约
开放时间
全年全天开放
闽江河口湿地公园
开放时间:6月1日-9月30日 8:00-18:00,10月1日-5月30日 8:00-17:30
园区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东北部闽江入海口南侧,坐落于长乐市东北部和马尾区东南部的交界处闽江入海口的梅花水道,地跨潭头、文岭、梅花、琅岐4个镇12个行政村。
园区介绍:闽江河口湿地是福建最大的原生态河口湿地,面积2100公顷,也是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驿站,每年有逾10万只候鸟在此觅食、繁衍、栖息和越冬。闽江河口湿地保护区坐落于长乐市东北部和马尾区东南部的交界处闽江入海口的梅花水道,地跨潭头、文岭、梅花、琅岐4个镇12个行政村。总面积3129公顷(长乐2260/马尾869)。其中,核心区1.4万亩、缓冲区1.3万亩、实验区2万亩。
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有红树林、滨海盐沼、滨海沙生植被等3个植被类型10个群系;有脊椎动物394种。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通道的中间地带,鸟类有265种,其中水鸟152种,雁鸭类和鸻鹬类水鸟有2万只以上在这里越冬,在这里迁徙停歇的水鸟超过5万只,是福建省水鸟最为集中分布的区域,属于生物多样性最为敏感的重要地带。
目前,已发现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5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49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名单的28种,“中日候鸟保护协定”142种,“中澳候鸟保护协定”56种,省重点保护动物44种。珍稀濒危鸟类主要记录有黑脸琵鹭、黑嘴端凤头燕鸥、卷羽鹈鹕、勺嘴鹬、鸿雁等。
闽江河口湿地有“三宝”:中华黑嘴端凤头燕鸥、勺嘴鹬和黑脸琵鹭,都是极危和濒危鸟类。尤其是中华黑嘴端凤头燕鸥,曾在人类的视野中消失了63年,鸟类学家一度认为它已灭绝,直到2000年台湾观鸟爱好者才在马祖岛重新发现了它的踪影,因其头部羽毛酷似古代神话中的凤凰,故又被鸟类学家称为“神话之鸟”。
景点介绍
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潭头、梅花镇闽江入海口处,有河口水域、潮间带沙滩、红树林沼泽等7种湿地类型,是候鸟迁徙重要越冬地、水鸟集中分布区、众多濒危鸟种的栖息地,多项指标达到国际重要湿地的标准。省、市林业部门专家、学者多年的研究调查结果显示,闽江口湿地自然环境优越、生物多样性丰富、稀有物种众多,拥有动植物1084种,估计在此迁徙停歇的水鸟数量超过5万只。在这里有一种神秘的鸟种,其行踪飘忽不定,人类对它所知甚少;这是一种濒危的鸟种,目前全球发现的不到50只。在神秘消失63年之后,它却又奇迹般地出现,学者们称它为“神话之鸟”,它就是黑嘴端凤头燕鸥,也被称为中华凤头燕鸥。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本文章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