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内旅游

叠彩山景区 叠彩山景区景区简介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叠彩山景区,以及叠彩山景区景区简介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桂林叠彩山景区景点简介

桂林市龙珠路的叠彩山景区,以其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游客。景区内,山峦叠翠,名胜众多,如叠彩亭、于越阁、瞿张二公成仁碑、仰止堂等,每一个景点都承载着历史的痕迹和文化的积淀。特别是那些历代名人的摩崖石刻,更是艺术与历史的瑰宝,堪称文物精华。登至明月峰,拿云亭上,桂林的全城风光尽收眼底,仿佛置身于一幅生动的画卷之中,"一面晴风四面山,望疑仙境在人间"的意境油然而生。

想要前往叠彩山,便捷的交通方式是乘坐2路公交车,轻松抵达。周边还有其他著名景点,如历史深远的伏波山公园,充满江南水乡韵味的木龙湖景区,秀美静谧的老人山,以及宁静雅致的桂湖,还有漓江的秀美江景,这些都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游览选择,让你在桂林的旅行中感受多重的自然与人文魅力。

扩展资料

桂林叠彩山景区,位于桂林市区东北部,滨临漓江。叠彩山与城中的独秀峰、漓江畔的伏波山鼎足而立,同为城内的游览胜地。叠彩山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由明月峰、仙鹤峰和四望山、于越山组成,横亘市区。

桂林叠彩山公园的景区景点

——位于四望山与于越山之间。原为清光绪年间桂林知府秦焕所建,1958年重修,为三间三进十字形,单檐翘角、红柱绿瓦、双六柱相鼎,东西两旁设有座凳。亭前楹柱,正面悬挂著名书法家王遐举所书“叠彩山”的匾额,亭后有清代秦焕的攍联。在这里提醒一下初次到来的游客们,下山的时候记得也穿过这个亭子下山,原路返回,千万不要从蝴蝶馆的大门出去哦,那是叠彩山的另一个门,距离您原来下车的门有一定距离。

江山会景处——叠彩亭西北,刻有明代羽卿的“江山会景处”,为榜书摩崖,高233厘米,宽73厘米,楷书,字径43厘米,年月名款字径13厘米。据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田汝成《游广西诸山记》所载.明代为“聚景亭”;“江山会景处”五个大字是当时为该处风景点题而作。意为叠彩山是江景山景会集之处。羽卿为王鸣鹤表字淮阴人(今江苏淮阴县),万历间为广西征蛮将军,喜吟咏,与当时的广西巡抚杨芳遍游桂林诸峰,屡有唱和,现龙隐岩、七星岩、虞山、白龙洞、省春岩等处均有他的诗作。

成仁碑——走进叠彩山门,迎面便是一大青石碑竖立,上书“常熟瞿忠宣、江陵张忠烈二公成仁处”,落款为:抚粤使梁章矩(道光二十年[1840年],梁任广西巡抚兼学政)。南明永历朝文渊阁大学士兼吏兵二部尚书瞿式耜和兵部右侍郎张同敞率兵抗清,于三年多对间中击退清兵3次,第4次不幸兵败,1650年11月28日桂林城破之时,放弃逃生,坐待清兵,以求成仁。明朝降将,清定南王孔有德屡加劝诱,他们坚决不投降,至死不屈。1651年1月8日,瞿、张二公于叠彩山就义成仁。山门内右侧,有纪念瞿、张二公的仰止堂。堂壁上有二公刻像,狱中唱和诗《浩气吟》;还有郭沫若的赞诗,诗中赞道:“南冠吟浩气,堪并文山传。”将他们与文天祥并列,歌颂他们的英雄气节。瞿、张二公殉国后,永历朝分别赐以文忠、文烈的谥号。看到这里,您或许就意外了,清朝为什么要帮坚决不投降的明将领立碑呢?其实是有两个原因的:清朝政权一方面为瞿、张二公的精神所震撼,一方面为了维护其既得利益,觉得在他们的统治下也应该提倡瞿、张二公这种坚贞不屈的精神,因而,瞿式耜又被清帝谥为忠宣,张同敞被谥为忠烈。道光庚子年(1840年),广西巡抚梁章钜在瞿、张二公就义处立碑,以示后人。300多年来,为了纪念这两位抗清将领,桂林人民建立了双忠祠、双忠亭、仰止堂,成立了“别山纪念会”。为祖国留下了令人起敬的胜迹,为江山生色。

风洞——由仰止堂往北走几十步,便到了风洞。此处是叠彩山景致最为集中的地方。风洞长20米,最宽约9米,最高5米,呈葫芦状。由于洞体高悬半空,南北对穿,故而一年四季清风徐徐,享誉“叠彩和风”,为桂林续八景之一。叠彩山210件古代石刻多集中在风洞内外。洞外东侧竖着两块碑碣,一块是《康有为讲学处遗址》,康有为(1858~1927年),字广夏,号长素,广东南海人,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代表人物之一,为1890年戊戌变法运动的领导者。光绪二十年(1894年)十一月和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正月两次来桂,住于风洞前的景风阁。康第一次来桂时,在风洞颈口北侧石壁上,题刻25个字:“光绪甲午之腊,南海康长素以著书被议。游于桂山,居风洞月余。”所谓“著书被议”,系指他1891年写的《新学伪经考》,被顽固势力诽议攻击之事。另一块是反字碑,反字碑上镌刻着三层九格不同的图案:菩萨、罗汉、莲花童子与莲花,这是表现西方极乐世界等级制度的“三品九生图”。其下反刻“太宗皇帝十二月礼佛减罪文”。整块碑宣传了因果报应的佛教哲理,劝人礼佛向善。全广西仅此一块反字碑,这在全国也极其罕见。

兰竹图——风洞北口右侧,刻有清代桂林画家李秉绶的兰竹画,图中兰花有根无土,暗喻清政府得不到人民的支持;竹叶刚劲似剑,茎却或弱或枯,讽刺清政府外强中干,行将夭折。

风来——为清代刘心源1905年题,篆书歪刻,以示风之强劲。兰竹画的下方,刻清代张宝题诗:“奇石嵯峨古渡头,訾洲红叶桂林秋。洞中穿过高楼望,人在荆关画里游。”描写穿过风洞,在景风阁里眺望美景,如同游于荆浩、关仝(均为五代山水画家)的画里。

百鸟园——下山途中,在叠彩山门左转大约数十米可到达百鸟园,百鸟园为景区内免费参观景点,内有繁多的鸟类品种,游客可免费参观,在大自然中,与鸟儿和平共处。

木龙洞——在叠彩山东麓,明月峰下,南北贯穿,是古代行人过渡的必经之途。明代,有人制作了两条木龙悬于洞顶,以祈平安,故叫木龙洞。洞北出口处有一座喇嘛石塔,为唐代所建,是广西最早的石塔之一。石塔下是木龙渡口,古代为义度,现仍有木舟往来两岸。

叠彩山景区景点介绍

叠彩山景区内有众多景点,其中木龙古塔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叠彩山东麓,建于唐代。此塔圆形喇嘛式,高4.34米,塔基由三层鼓石叠成,鼓壁刻有仰覆莲花纹。塔身为宝瓶式,四面有龛,东西龛内刻佛像,南北龛内刻菩萨,均结瑜跏坐于莲瓣须弥座上。塔颈有十二层相轮,上覆六角伞形盖,冠以葫芦形宝顶。此塔独具一格,对研究我国古塔建筑具有重要价值。

江山会景处位于市区叠彩山叠彩亭旁。摩崖,高233厘米,宽77厘米,楷书,字43厘米,年、月名款字13厘米。这里的“江山会景处”是羽卿留在叠彩山的第三件作品,字形端庄严、健劲有力。

风洞位于明月峰山腰,南北对穿,中间狭小,仅通一人。全长20米,最宽9.2米,最高5米。总面积约140平方米。风洞原是一条地下古河道,所处地势高,形成对流,两端过风的断面大,中间小,风速增大,压强减少。随着季节变换,来风有清、和、暖、冷之别,因终年“风迎更风送”,人们往往把这里称作“清凉世界”。这里的风随着季节的改变而改变,旅游者感受也不同。

明月峰位于叠彩山东北,海拔223米,相对高度约73米,山体面积1.41公顷,是叠彩山的主峰。峰顶有形如葫芦的小平台,五代马殷曾在此建台,人称马王台。宋静江知府张筑“尧山”、“漓水”二坛,以祭祀山川,并写《尧山漓水二坛记》,呼吁加以重视、保护。明月峰以高、险、峻、秀蓍称,登上顶颠,满城春色,田野奇峰,纵览无余。

拿云亭是游叠彩山的大高潮。在这里可以眺望桂林城全景。漓江弯弯斜斜,如微风中舞动的蓝色飘带从山的左侧悠然而去。流经苍翠的訾洲和对面的象鼻山之间,仿佛淌进了一道大闸门;远处,山水依依。漓江两岸先是拥翠叠绿,继之,民房幢幢,再继之,幽幽的七星山闯入视野,接着是挺拔陡峭、严峻伟岸的伏波、独秀二山矗立眼前,然后,宝积、骝马诸峰也被连缀起来,街市民居,向东而西,充斥在山前山后,一片繁华。倘若东望,则见尧山巍峨雄伟,群峰如波涛浪尖,此起彼伏。稍近一点,星罗棋布地堆着许多不知名的石山,山旁山下,田畴围绕,好一幅优美的田园风光。正是这丰富多彩的汇景,才使得叠彩山更加名副其实,远远超越“自我”,玉成了她更广阔的境界。

扩展资料

叠彩山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由明月峰、仙鹤峰和四望山、于越山组成,横亘市区,景色优美,又易于攀登,为桂林山景中的一个热点。

叠彩山景区景区简介

叠彩山,古称桂山,坐落在桂林市东北部,紧邻漓江。它与城中的独秀峰、漓江畔的伏波山共同成为桂林市内的热门游览地点。山内风景优美,包含了叠彩亭、于越阁、瞿张二公成仁碑、仰止堂、风洞、叠彩楼、望江亭和拿云亭等著名景点。山上留下了许多历代名人的摩崖石刻,堪称珍贵的文物。

若要欣赏全城景色,登上明月峰,驻足拿云亭,一切美景尽收眼底。“一面晴风四面山,望疑仙境在人间”。叠彩山之名,源于唐朝元稹的侄子元晦游览之后,写下《叠彩山记》。文中提到:“根据图经,山以石文横布,彩翠相间,如同叠彩一般,因此得名。”叠彩山山石如锦彩绸缎,层层相叠,是得名的由来。

在清朝文人秦焕创建的叠彩亭的右角,观赏明月峰横断的崖壁,就像是“彩翠相间”的锦缎。这里是拍摄“叠彩”的最佳角度,让人赞叹不已。漫步在叠彩山中,不仅能够欣赏到壮丽的自然风光,还能深入了解历史文化,感受古代文人的风韵。

叠彩山不仅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着游客,更因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而成为人们心中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在叠彩山,每一步都充满了故事,每一片风景都承载着历史的痕迹。无论是欣赏山水之美,还是探索人文之韵,叠彩山都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地方。

扩展资料

叠彩山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由明月峰、仙鹤峰和四望山、于越山组成,横亘市区,景色优美,又易于攀登,为桂林山景中的一个热点。

桂林叠彩山景区详细介绍

桂林叠彩山,坐落在漓江畔的北侧,距伏波山仅千米之遥。其名源于山石层次分明,犹如绸缎般叠翠,古代因多桂树而被称作桂山,又因其山中有一四季常风的洞穴,又称风洞山。登山古道位于山南麓,拾级而上即可抵达叠彩亭,亭东的小山即为于越山,山巅的于越亭可一览明月峰的层层叠彩,尽显“叠彩”之妙。

从叠彩楼沿着山路右行至望江亭,再登顶拿云亭,此处曾是五代楚王马崇的马王台遗址。1963年,朱德和徐特立两位老者在此留下了“登高不用杖,脱帽喜东风”和“拿云亭上望,漓水来春风”的诗句。站在拿云亭上,你可以体验到登高望远的豪情,俯瞰漓江蜿蜒南去,远眺群山峻岭的秀丽奇特,桂林全城尽收眼底。

叠彩山内的蝴蝶馆是一大亮点,是我国目前规模较大、收藏最全的昆虫标本馆之一,分为四个展厅,展示了11个科,700多种蝴蝶标本,其中包括世界名蝶和中国名蝶,有些还是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甚至有国际濒危动物保护委员会列为K级的品种。其中,“光明女神”蝴蝶尤为珍贵,仅馆内收藏,曾以36万人民币的天价拍卖。这座蝴蝶馆以“回归大自然,展现生命美”为宗旨,不仅是科普教育基地,扩建中的活蝴蝶园更是期待着游客在每年5月至10月阳光充足的季节,欣赏到成群结队的蝴蝶在花丛中嬉戏,感受生命的活力与色彩。

扩展资料

桂林叠彩山景区,位于桂林市区东北部,滨临漓江。叠彩山与城中的独秀峰、漓江畔的伏波山鼎足而立,同为城内的游览胜地。叠彩山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由明月峰、仙鹤峰和四望山、于越山组成,横亘市区。

关于叠彩山景区,叠彩山景区景区简介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章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