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榕杉湖景区和榕衫湖景区简介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榕杉湖景区以及榕衫湖景区简介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榕杉湖景区自清代以来,就因文人墨客的聚集而闻名,它见证了桂林文化的繁荣。自那时起,许多富绅名士选择在此湖畔建造居所,如唐景崧的五美堂别墅,王鹏运的西园祖居,李宗仁的官邸,白崇禧的桂庐,以及马君武的故居,这些都是历史的印记,赋予了景区深厚的文化底蕴。
位于湖中的北斗桥是一大亮点,它连接湖心岛,西接古南门,桥的布局模仿北斗星,因此得名。桥身采用房山高级汉白玉打造,是广西最长的汉白玉桥,显得既美观又精致。阳桥将衫湖和榕湖分隔开来,东边因衫树而得名,西面因古南门的大榕树而称为榕湖,虽然看似分离,但阳桥上的灯光使得两者在视觉上仍有联系。
衫湖与榕湖各有特色,衫湖畔的“日夜双塔”一金一银,璀璨夺目,据称是世界最高的铜塔和水中塔,增添了神秘的色彩。而榕湖则更为开阔,设有水晶玻璃桥、音乐喷泉、邀月台和湖心岛,以及富有诗意的北斗桥,构成了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这里不仅是休闲的好去处,更是游客们的乐园,湖光树影与热闹的人流交织,为游客们提供了丰富的游览体验。
扩展资料
榕湖、杉湖原名鉴湖、阳塘、阳桥塘,位于桂林市中心中山中路中段引,阳桥两侧。榕、杉湖景区,是一个水体相连的连心湖.以阳桥为界,东为杉湖,西名榕湖,因湖岸生长的榕树,杉树而得名。水面面积16公顷。唐宋时期为人工开掘的城南护城河,称为南阳江。元代称为鉴湖,明代城池扩建,成为内湖。
榕杉湖景区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宋代,当时它是桂林城南的护城河,因水源来自城西南的阳江(桃花江),并与漓江相连,故有南阳江之称。早在唐代,此处已有护城河的痕迹。元代,该河开始被称为鉴湖,桥名通济桥,湖畔的繁荣吸引了商贾聚集,交易繁忙。明洪武年间,城池扩展,护城河成为内湖,名为阳塘,桥也改称阳桥,并由木桥改建成石桥,桥上有解缙题写的“永镇三江”字样。
明末,榕杉湖的景色更为秀丽,如邝露在《阳塘记》中所述,湖面宽阔,临水人家的粉墙朱榭相互映衬,如同绣锦。湖东有杉树,故名杉湖,湖西因植荷得名莲荡。到了清代,尤其是嘉庆之后,榕湖、杉湖周边出现了许多名人的宅邸和私家园林,如李宗瀚的湖西庄(今榕湖饭店)以及收藏金石拓片的拓园,罗辰的芙蓉池馆(今芙蓉亭)也座落于此,被誉为“桂林诗书画三绝”。南岸则是唐景崧的私邸,他在此从事桂剧研究和创作,对桂林文化有重大贡献。东面则是王鹏运的故居,他与况周颐共同创立了“临桂词派”,在词坛独树一帜。
杉湖北岸,补杉楼(今漓江饭店)曾是多位清代诗人的聚会地,如“杉湖十子”在此吟诗唱和。楼旁的白龙池附近,近代学者马君武的故居,门前对联寓意深远。这些历史遗迹共同见证了榕杉湖区域从古至今的文化繁荣和艺术底蕴。
扩展资料
榕湖、杉湖原名鉴湖、阳塘、阳桥塘,位于桂林市中心中山中路中段引,阳桥两侧。榕、杉湖景区,是一个水体相连的连心湖.以阳桥为界,东为杉湖,西名榕湖,因湖岸生长的榕树,杉树而得名。水面面积16公顷。唐宋时期为人工开掘的城南护城河,称为南阳江。元代称为鉴湖,明代城池扩建,成为内湖。
公交线路一:机场大巴→ 2路空调,全程约31.6公里
1、从桂林两江国际机场步行约520米,到达机场站
2、乘坐机场大巴,经过1站,到达天鹅宾馆站
3、步行约130米,到达机场路口站
4、乘坐2路空调,经过5站,到达漓江剧院站
5、步行约1.0公里,到达榕杉湖
公交线路二:机场大巴→ 88路空调,全程约30.0公里
1、从桂林两江国际机场步行约520米,到达机场站
2、乘坐机场大巴,经过1站,到达天鹅宾馆站
3、步行约110米,到达机场路口站
4、乘坐88路空调,经过4站,到达文明路(市人民医院)站(也可乘坐91路区间、91路空调)
5、步行约170米,到达榕杉湖
关于榕杉湖景区和榕衫湖景区简介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章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