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石碣袁崇焕公园的一些知识点,和想知道: 东莞市 石碣镇袁崇焕故居 在哪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袁崇焕故居位于园内的东侧,是一座翠瓦朱檐的仿四合院式院落,于2001年由市、镇、村和袁氏宗亲捐资修建。门外有袁崇焕身着戎装策马扬鞭的铜像。
故居大门匾额上题“司马第”三字,匾额下的“袁崇焕故居”牌匾由孙中山副官张猛夫人潘景晴女士题写,“两旁有木刻对联:“是为豪士之闲士,不读黄农以下书”。院中有一凉亭,亭上挂有“听雨”匾额,故称为“听雨亭”。故居面积不大,陈列简朴,可见袁督师的清廉生活。 地址:东莞市石碣镇崇焕东路212号 门票:详情咨询景区 电话:0769-86300062 开放时间:8:30-17:00 周边公交信息: 袁崇焕公园-公交站 132米 途经公交车:石碣6路 袁崇焕纪念公园-公交站 138米 途经公交车: 813路 821路 l2路石碣10路 东祠村委-公交站 248米 途经公交车: 813路 821路 l2路石碣10路 水南东祠村-公交站 260米 途经公交车:石碣6路
袁崇焕墓和祠袁崇焕墓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崇文区东花市斜街(北京龙潭公园)。原是广东义园旧址。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乾隆帝下令为袁崇焕平反昭雪,后人为纪念袁崇焕,先后修建了祠和墓。祠有正房五间,前廊两端及室内墙壁上嵌有李济深撰《重修明督师袁崇焕祠墓碑》等石刻,屋檐下是叶恭绰敬题“明代先烈袁督师墓堂”匾额。袁崇焕手书“听雨”石刻保存完好,嵌于墙上。祠堂后为袁崇焕墓,葬着袁崇焕的头颅。墓前立有清道光十一年(1831)湖南巡抚吴荣光题写的“明袁大将军之墓”石碑及石供桌,坟侧小丘为佘义士之墓。1952年曾对袁崇焕祠和墓。“文化大革命”期间遭破坏。1984年被公布为划定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祠、墓的保护范围东北、东南、西北至保护建筑及其延长线,西南至东花市斜街。1992修复祠和墓。2002年袁崇焕祠、墓改建成袁崇焕纪念馆。(袁崇焕(1584~1630),初为福建邵武知县,后官至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天启元年(1621)授福建邵武知县。二年入京朝觐,被提升为兵部职方司主事。崇祯元年(1628)升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二年皇太极率军取道喜峰口入关,袁闻讯自辽东支援,十二月,设伏于广梁门外的袁崇焕部为后金军击败,被迫移至城东南。北京城外的戚畹中贵的极度不满,纷纷向朝廷告状:袁崇焕名为入援,却听任敌骑劫掠焚烧民舍,不敢一矢相加,城外戚畹中贵园亭庄舍被敌骑蹂躏殆尽。崇祯帝因此于十二月初将袁逮捕入狱,以“袁崇焕咐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疑则斩帅”等罪名于三年八月碟(zhe)刑(分裂肢体)处死于西市,弃尸于市。民间传说其部下佘姓义士深夜窃走头颅,葬于广渠门内广东义园。)2006年05月25日,袁崇焕墓和祠作为明至民国时期古墓葬,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袁崇焕纪念园简介袁崇焕纪念园位于广东省东莞市石碣镇水南村,依傍东江,遥望榴花塔,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
袁崇焕纪念园是以纪念明末民族英雄袁崇焕为主题而设计、在袁崇焕故居遗址建设的古典园林,已建牌楼、袁崇焕故居、袁崇焕塑像、袁督师祠、袁崇焕“衣冠冢”、佘义士墓、袁崇焕传记浮雕等,拟建袁崇焕纪念馆、明朝一条街、古长城等。
园内袁崇焕塑像由享誉国际的雕塑大师潘鹤教授精雕细琢而成,气宇轩昂,威震九天,重现了伟人昔日雄风;十九幅袁崇焕传记浮雕精镂细凿,图文并茂,栩栩如生,记载了伟人峥嵘岁月;三界庙、袁督师祠结构精巧,典雅隽秀,蔚为壮观,是国内罕见的露天木质结构建筑;袁崇焕故居古色古香,袁崇焕“衣冠冢”古幽肃穆。园内曲径回廊、钟亭鼓阁、池馆水榭,错落有致,既有花香荔熟雀噪蝉鸣、湖光潋滟的自然风光,亦有儒雅悲壮的诗赋碑文。该园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旅游胜地。
袁崇焕(1584-1630)字元素,明代广东东莞人。有胆略,好谈兵。万历进士,天启二年(1622)单骑出关,考察关外形势,还京后,自请守卫辽东。并筑宁远城(今辽宁兴城),以御清兵着绩。因获宁远大捷,清太祖努尔哈赤受伤死,官至辽东巡抚。次年获宁锦大捷,清太宗皇太极又大败而去,崇祯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崇祯二年(1629)后金军绕道自古北口入长城,进围北京,袁崇焕闻警星夜入援京师,但崇祯中后金的反间计,以为他与后金有密约,故被崇祯帝处死。袁崇焕纪念园是以纪念明末民族英雄袁崇焕为主题而设计、在袁崇焕故居遗址建设的古典园林,已建牌楼、袁崇焕故居、袁崇焕塑像、袁督师祠、袁崇焕“衣冠冢”、佘义士墓、袁崇焕传记浮雕等,拟建袁崇焕纪念馆、明朝一条街、古长城等。
袁崇焕(1584-1630),明代后期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爱国将领。当满州贵族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举兵进犯中原时,袁崇焕上书朝廷,主动请缨:“予我军马钱谷,我一人足守此。”朝廷即封袁崇焕为兵部尚书,派守山海关。他一到任,马上改修城池,安抚百姓,慰问将士,亲自护城参战。全军上下一心,英勇奋战,以宁远为据点,向前推进,一举收复失地,且扩地二百多里。袁崇焕收复辽东,平息满汉纷争,避免了流血牺牲,赢得天下百姓称颂。袁崇焕为明朝立下了汗马功劳,魏忠贤之流却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他陷害致死,时年仅有四十六岁。
现是纳入东莞管理公园,免门票
东莞是大清国民族英雄袁崇焕袁“大将军”的故乡。
东莞最著名的旅游景点是东莞袁崇焕纪念园。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石碣镇水南村,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
该旅游景点非常有特色,为方便游客,本局现将东莞袁崇焕纪念园的精彩景点介绍如下:
一、三十四岁的小朋友袁崇焕随地便溺。
根据碑文中的记载,野猪皮在辽东起兵造反的时候,袁崇焕是一个小朋友,还在读书,听了他的“谢老师”介绍了边关的局势后随地便溺。网友搜索到:野猪皮在辽东起兵造反的时间为1618年,袁崇焕生于1584年,也就是说,野猪皮1618年造反的时候,袁崇焕是一个三十四岁的小朋友。
因此,有人推测,袁崇焕的身上可能有北欧神话中精灵的血脉。北欧神话中的精灵长的跟人非常象,只是耳朵是尖的,精灵的寿命很长,因此34岁的精灵的确是小朋友。
附图:北欧神话中的精灵
二、袁崇焕和友好民族议和保边疆
袁崇焕本人有没把野猪皮当成“友好民族”不好说,不过东莞东莞袁崇焕纪念园显然认为野猪皮是“友好民族”。
三、伪大的艺术创造
东莞袁崇焕纪念园内的塑像《掉那妈顶硬上》的艺术价值超过了世界名画《拿破仑穿越阿尔卑斯山》,此乃东莞袁崇焕纪念园中最强大的看点,唯一遗憾的地方是塑像下的“掉那妈顶硬上”如今不见了。
袁督师提剑跃马的雕像精彩之处在于那把剑,看那把剑的厚度,长度,剑背尺寸……格局,分明是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青铜剑。
四、潜伏与复仇
广东东莞袁崇焕纪念园元素樵居的碑文上这么个段子:
说是崇祯登基,干掉魏厂公后,重新提拔袁崇焕,这个时候,袁崇焕的好友“罗浮道长”反对袁崇焕重新当官,说“当今皇帝昏庸”,让袁崇焕“切莫再出道”,袁崇焕则声称“我本是大明一亡命之徒”。
实际上,崇祯刚上台,就让九千岁魏厂公自挂。从魏厂公自挂开始到把袁崇焕提拔上来,期间只花了几个月用来清算阉党。之后朝廷里的官员因为崇祯干掉阉党对崇祯交口称赞。
假如真有“罗浮道长”说崇祯“昏庸”这事,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袁崇焕和他的好友罗浮道长全都是九千岁魏厂公的铁杆信徒,所以才会在九千岁魏厂公自挂之后痛骂崇祯“昏庸”。
有没有“罗浮道长”说崇祯“昏庸”这事不好说,不过袁崇焕最后倒确实为魏厂公报了仇。
袁崇焕先是贿赂东林党大佬钱龙锡,钱龙锡向崇祯推荐了他,然后他向崇祯提出“五年平辽”,把崇祯忽悠得找不着北,要钱给钱,要权给权。
然后,在清妖闹饥荒,一石米八两银子的危急时刻,向那些跟清妖有勾结的蒙古部族卖米,帮助清妖渡过了最危险的时期。为了消除清妖的后顾之忧,他封锁东江镇大半年,使得东江镇“岛上白骨如莽”,然后矫制谋杀东江镇的总兵毛文龙,使得清妖没有了后顾之忧,绕道蒙古,打到北京城下。
——崇祯昏庸无道,冤杀魏厂公,袁崇焕忍辱负重,潜伏成功,忽悠崇祯五年平辽,两年就让清妖打到北京城下,为魏厂公报了大仇。
魏厂公可以含笑九泉了。
愿魏厂公与袁“大将军”这对苦命基友在九泉之下安息。
五、崇祯垃圾桶
纪念园内的垃圾桶都是崇祯塑像造型,上面写着:“大家好,我叫崇祯,我是一个昏庸的皇帝,不但葬送了国家民族的百年基业,而且冤枉了袁崇焕,你们如果有什么果皮、纸屑、吐痰、呕吐,就请往我这里来吧!”他中间开了一个窟窿,是垃圾箱入口。
崇祯的塑像已经成了垃圾桶,魏厂公与袁“大将军”这对苦命基友可以含笑九泉了。
关于石碣袁崇焕公园,想知道: 东莞市 石碣镇袁崇焕故居 在哪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章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