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洪都拉斯地图的问题,以及和洪都拉斯在哪里世界地图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地图是一门很古老的学问,几乎和世界最早的文化同样悠久。目前已经被发现的最古老地图是巴比伦地图,出现在古代的美索不达米亚一带,也就是现在中东的伊拉克境内。
托勒密世界地图
在公元前六世纪至四世纪,古希腊在自然科学方面已有很大发展,尤其是数学、天文学、大地测量学、地理学、地图学等领域内出现了一批学者,并在理论上有了较大的创见。如当时已发现地球是个椭球体,并在地球划分出经、纬度,到公元前二世纪时已利用天文法测定的经、纬度绘到地图上,作为定向、定位的依据。这时还创立了圆锥与圆柱投影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地图制图的数学基础。著名的数学、天文、地图学家托勒密(公元87-150年)著写了8部地图学著作《地理学指南》是对地图学发展的极大贡献。所附27幅地图,是世界最早的地图集。他创造普通圆锥投影和球面投影两种世界地图的新投影。所绘的地图在西方地图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且一直使用到十六世纪。《地理学指南》事实上就是一部关于数学制图方法和测绘资料的汇编。其中六卷包括了8000个地点的经纬度记载,有350-500个是利用日晷测定,也可以说是一份标出地理坐标的城市和地方一览表。他的地图采用了希巴尔乔士将赤道按角度划分为360度的概念,又把马陵尼牛士假定的幸福岛作为标准经线,从而提出了新的经纬网格概念。托勒密进一步考虑了地图投影问题,提出了两种世界地图投影方法。一种是简单的圆锥投影,具有从一点辐射出来的直经线和弧形纬线。另一种是球面投影,只有相当于半球90度的经线是直线,其余都是曲线。为了描绘局部地区,托勒密也采用过圆拄投影。
托勒密《地理学指南》中的世界地图原绘于公元二世纪,左图是1486年的复制本。托勒密的地图是西方古代地图史上划时代的作品,地图上的一些概念,甚至在1538年墨卡托的第一幅世界地图上,也还有着相当的影响。罗马帝国时代(公元400年)的世界轮廓:四海环绕的圆盘形状,成为“中世纪”地图学家们对世界的基本表达。
中世纪的倒退
在托勒密时代以后,即公元300至1300年前后(中世纪),罗马成为西方世界的政治文化中心,宗教力量主导了政治和社会发展,神话代替了科学,是历史上,也包括地图科学史上一个漫长的黑暗时代。欧洲的地图制图发展进入了大中断时期,这时科学的地图学几乎完全被宗教寰宇观制图传统所取代,地图不再是反映地球的地理表象,而是成为神学著作中的插图。这些图把世界绘成一个大圆盘,耶路撒冷在大园盘的中心,圆的南部一横分别是尼罗河与顿河,中间一竖为地中海,构成丁字形水体,并分隔为亚、欧、非三个大陆。这类地图几乎千篇一律,为数不少。中世纪术语称为“寰宇图”。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15世纪。这个时期是欧洲地图史上的一个大倒退时期。
地理大发现及墨卡托时代
伟大的探险时代始于14世纪中叶,欧洲的航海家们憧憬着富饶的东方,寻找着新的航线。哥伦布发现了美洲,达加马、麦哲伦等先后完成了环球航行。随着欧洲进入文艺复兴,航海事业日愈发达,航海家们探索了海路与各洲的沿海海湾与海港,新大陆南、北美洲的欧洲地理大发现,使人们对世界地理有了新的较完整的认识、成为完善世界地图的基础,也成为地图发展的动力。 16世纪,荷兰出现了一个伟大的地图学家墨卡托(Gerardus Mercator 1512-1594),他编制了新的《世界地图》、《地球一览》图集,发明了等角正轴圆柱投影——墨卡托投影。这不仅把人们对世界逐渐完善的认识反映到地图上,而且其等角航线为直线的特性,给当时欧洲航海事业巨大支持。墨卡托于1538年绘制了第一张世界地图(左图),这是从北极的角度俯视绘制而成。贴在他拥有的托勒密地图集内。
墨卡托的地图创作和理论结束了托勒密的传统,开辟了近代地图的先河,也集中反映了西方古代地图学以天文定位和地理探险为基础的特点。对西方地图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亨利库斯-马特鲁斯世界地图
据说,15世纪90年代初期,哥伦布就是用这张地图或者类似这样的地图,说服亚拉贡的斐迪南和卡斯提尔(古代西班牙北部一王国)的伊莎贝拉女王支持他的航海计划的。这张地图由生活在佛罗伦萨的德国制图师亨利库斯-马特鲁斯(Henricus Martellus)绘制,反映了当时有关世界形成的最新理论,以最为准确的方式将地球在一个平面上勾画出来。这似乎证明,通过海路,欧洲和中国相距并不遥远,这也正是哥伦布的主张。此外,该图还首次记录了葡萄牙航海家在1488年发现的南非好望角,证明在南面没有陆地与亚洲相连,欧洲人可以通过海上抵达东印度,而不必绕道穆斯林控制的土地。
瓦尔德塞米勒世界地图
在这张由马丁-瓦尔德塞米勒(Martin Waldseemüller)绘制、洛林公国一个智囊团拼凑的世界地图上,“美洲”首次以单独大洲的名称出现。该图还附有马蒂亚斯-林曼(Matthias Ringmann)制作的说明小册子。由于深受佛罗伦萨航海家亚美利哥-韦斯普奇(Amerigo Vespucci)著作的影响,林曼提出,正如哥伦布所想,美洲并不是亚洲的一部分,而是一个独立的大陆,因此,也应该像其他大洲一样,有一个正式名称,并最终以韦斯普奇的名字将其命名为“美洲”。或许是为了强调美洲的独立存在,这张地图显示太平洋与南美洲西海岸重叠在一起,虽然太平洋的存在直至几年后才得到证实。
《墨卡托-洪都拉斯地图集》的中国部分(1606年,地图上对中国的概念还很模糊)。
实测成图和专业地图
17世纪以后,为了国家管理、瓜分控制殖民地以及战争的需要,大规模的三角测量和基本地形图测绘逐渐形成地图科学发展的主流。各方面技术的进步如望远镜的发明改进了罗盘仪、平板仪和经纬仪;微积分等数学的成就,促进了地图投影学的发展;具有计量概念的等高线成为压倒优势的地形表示方法,地图要素和符号比例分级概念逐渐加强。这一切奠定了近代地图学的初步基础。地形图测绘以西欧各国为最早,其中卡西尼兄弟1730-1780年在法国测绘的地图,精度最高。在大革命之后不久,法国即完成了全国1:50000的地形图,在当时已是最精详的地形图了。
18、19世纪,人们对地球表面的位置和轮廓已基本清楚,更进一步对各区域不同领域的深入研究愈显重要。加之自然科学的急剧分化和分工,印刷技术的改进等,出现了专门地图的编制。德国自然科学家洪堡创造了气候等值线图专题制图方法;1881年俄国的卡宾斯基提出了国际统一地质符号的建议;而德国伯尔和斯《自然地图集》的问世,基本上形成了专题地图集的雏形。彼得斯世界地图
在一幅平面图上反映真实的球型地球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所熟悉的“墨卡托”投影图虽然描述出大陆块的正确外形,但却因过于注重北面富饶的国家而令大陆块的比例出现扭曲。德国人阿诺-彼得斯(Arno Peters)寻求解决这个问题。他在1974年绘制的世界地图理清了这种关系,还突出了第三世界。
中国的世界地图
至今为止,有确切的地图实物证明,是公元前168年西汉时期,当时中国的地图就已经编制得十分精美。中国神话传奇式地图:《山海经图》这是中国对世界最早的认识。中国的地图绘制到了明朝发展到一个高峰时期。
《大明混一图》
《大明混一图》绘制于明洪武二十二年,即公元1389年。该图长3.87米,宽4.75米。这幅极其珍贵的古代宝图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世界地图,也是迄今为止我们能见到的最早描绘非洲的世界地图。
《大明混一图》向世人表明,这幅由中国人绘制的地图比西方探险家到非洲早了100年,所谓欧洲人最早发现非洲的历史需要改写。
《郑和航海图》
在明朝的众多地图中,《郑和航海图》就是其中一幅具有重大影响的航海图,共包括20页航海地图、109条针路航线和4幅过洋牵星图,航海地图高20.3厘米,全长560厘米,包含500个地名。郑和七次航海,是我国航海史上的伟大创举,在世界上也是一次罕见的大举,从公元1405年到1433年,前后近30年访问了亚洲、非洲等30余国,对促进我国与世界的交往,对政治、经济和文化均有极大的作用。这其中据郑和航海经历编成的航海图,是我国地图学史上的一大创作,更是一部专为指导航海用的地图。
坤舆万国全图
明代的地图较发达,尤其到了明末,西方新兴的自然科学技术由一些传教士逐步在华传播,地图制图术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当时,意大利人利玛窦来华,第一次把西方绘制的世界全图传入中国,把中国的资料补充进去,充实丰富了地图内容,坤舆万国全图是当时世界上最详细,最准确的世界地图。续此之后,西方传教士也陆续来华绘制了一些,这些世界地图经过修编后,不仅打破了中国传统的绘图成规,而且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特点:
1.把地图的中央经线置于中国,形成以我国为中心的图面配置。
2.采用测量出地球表面的经纬度绘制地图。
3.把地球以赤道为中心,平分为南北两半球,划出了南北二回归线与南北二极图线。相应形成气候的带、温带与寒带。
4.扩大了对中国以外的世界各地的地理知识的了解与掌握。
5.对外国地名的翻译起了一个译定作用。
洪都拉斯在哪里
洪都拉斯,位于中美洲北部,北临加勒比海,南濒太平洋的丰塞卡湾,东、南同尼加拉瓜和萨尔瓦多交界,西与危地马拉接壤。全国划分为18个省,首都位于特古西加尔巴(Tegucigalpa)。
洪都拉斯的城市有:北部的圣佩德罗苏拉市,位于洪首都特古西加尔巴以北240公里处,是洪都拉斯第二大城市和工商业中心。其他北部城市还有:特拉(Tela)、科尔特斯港、拉赛瓦、特鲁西略、伊里奥纳、帕图卡、奥兰其托。
洪都拉斯位置:位于中美洲北部,北临加勒比海,南濒太平洋的丰塞卡湾,东、南同尼加拉瓜和萨尔瓦多交界,西与危地马拉接壤。
洪都拉斯共和国(西班牙语:República de Honduras),简称洪都拉斯,位于中美洲北部,全国划分为18个省,首都位于特古西加尔巴(Tegucigalpa)。2021年,洪都拉斯人口1011.7万。矿藏有银、金、铅、锌、铜等。
洪都拉斯,1502年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在此登陆,取名洪都拉斯(意为“深渊”)。16世纪初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21年9月15日宣布独立。1823年加入中美洲联邦,1838年联邦解体后成立共和国。
地形地貌
全境四分之三以上为山地和高原。山脉自西向东伸延,内陆为熔岩高原,多山间谷地,沿海有平原。
气候特征
洪都拉斯属于热带气候,沿海平原属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23℃,雨量充沛,北部滨海地带和山地向风坡年降水量高达3000毫米。
部分地区会在5月到7月间下“鱼雨”,是因为洪都拉斯部分海面在5月到7月间会形成龙卷风,龙卷风把海里的鱼卷到天上,又把它卷到部分地区扔下来,就成了鱼雨。
洪都拉斯位于中美洲北部、太平洋和加勒比海之间。
北临加勒比海,南濒太平洋的丰塞卡湾,东、南同尼加拉瓜和萨尔瓦多交界,西与危地马拉接壤。
洪都拉斯是洪都拉斯共和国的简称,是中美洲的一个多山国家。此处原为印第安人居住地。1502年哥伦布在此登陆,取名洪都拉斯,意为“深渊”。
洪都拉斯属于热带气候,沿海平原属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23℃雨量充沛,北部滨海地带和山地向风坡年降水量高达3000毫米。部分地区会在5月到7月间下“鱼雨”,是因为洪都拉斯部分海面在5月到7月间会形成龙卷风,龙卷风把海里的鱼卷到天上,又把它卷到部分地区扔下来,就成了鱼雨。
洪都拉斯地形主要是山地,在海岸有狭窄的平原地带。森林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一半,盛产优质木材。矿藏有银、金、铅、锌、铜等。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洪都拉斯地图和洪都拉斯在哪里世界地图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本文章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