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瀑布景区(也叫万州大瀑布)在重庆万州区,是个挺有名的景点。瀑布宽151米,高64.5米,像一块超大的水帘布挂在山前,水冲下来声音轰隆隆的,特别壮观。天气好的时候,阳光照在瀑布上还能看到彩虹,站不同位置看到的彩虹也不一样,挺
始祖山风景区在河南新郑市辛店镇,主峰海拔793米,是黄帝文化发源地,免费开放,适合玩2-3小时。有啥好看的?自然风光:山上90%都是树林,有悬崖、水库(青岗庙水库)、溪流(黑龙潭),春天还能看到桃花杏花。文化景点:山顶有石头建
西湖景区的范围边界,用大白话来说是这样的:东边:从杭州城里的松木场、保俶路拐到少年宫广场北边,沿着白沙路、环城西路、湖滨路、南山路一直到万松岭,包括吴山、紫阳山、云居山这些景点。南边:从鼓楼沿着吴山、紫阳山、云居山的山脚,经过凤山门、凤凰山路,
梅州泮坑风景区是个离市区很近的休闲好去处,就在梅江区三角镇,从梅州火车站过去只要2公里,开车一会儿就到。这里山清水秀,面积有9平方公里,免费开放,特别适合周末一家人来玩。主要看点:泮坑水库:湖水像绿宝石一样清亮,夏天风吹过来特别凉快,还
伏羲山红石林景区在郑州西边,离市区大概30公里,是个挺有意思的地方。这里石头全是红色的,因为十几亿年前这儿是海底,后来地壳运动变成了现在的红石头山,看着特别壮观。景区里头好玩的可多了:玻璃环廊:悬在360米高的悬崖边
万仙山景区的门票价格是这样的:普通成人票:98块钱一张。不过也有说旺季100块、淡季80块的,还有地方写62块的,可能是不同季节或者购票渠道价格不一样,建议去之前打电话问问景区。学生票:有学生证的能便宜点,大概73块或者半
北京燕子湖风景区是个挺适合周末玩的地方,在昌平十三陵那块儿,离市区大概36公里。这地儿有山有水,修得挺精致,还有个仿《清明上河图》的木桥,北方很少能见到这种江南风格的景儿。现在去的话能玩这些:免费项目:小孩玩的滑梯、蹦床、跷跷板啥的都有,大人能歇脚的吊床、摇椅也不少,还有些小动物雕塑可以拍照。收费项目:能划船、钓鱼,带娃的可以坐旋转木马,年轻
成县西峡景区是个挺有意思的地方,在甘肃陇南成县西边12公里的天井山脚下。这里最出名的是个东汉时期的摩崖石刻,叫《西峡颂》,刻在石头上的字有1800多年历史了,书法特别漂亮,搞研究的人都很稀罕。景区在个叫鱼窍峡的山沟里,两
中秋节景区一般不放假,但开放时间可能有调整。根据各地情况:大部分景区中秋节照常开门,比如四川的峨眉山、九寨沟这些热门景点都会开,但可能会限流或延长开放时间(方便晚上赏月)。北京的国家博物馆、恭王府等景点明确说了中秋假期正常开放,不过要提前预约,有的还会搞中秋特别活动。也有少数景
西湖的十大景区名称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版本,以下是三个主要时期的名称,用通俗易懂的话讲:最早的西湖十景(南宋时期流传下来的):苏堤春晓(春天早晨的苏堤)曲院风荷(曲院里的荷花和微风)平湖秋月(秋天湖面平静的月亮)断桥残雪(断桥上的雪景)花港观鱼(花港里看鱼)柳浪闻莺(柳树下听黄莺叫)三潭印月(三个小塔映着月亮)双峰插云(两座山峰插入云中)雷峰夕照(夕阳下的雷峰塔)南屏
连云港连岛风景区是江苏省最大的海岛,风景特别美,适合看海、玩水、放松心情。这里主要有两个沙滩:大沙湾和苏马湾。大沙湾沙滩大、沙子细,适合游泳和玩水上项目;苏马湾更安静,海水更蓝,适合拍照发呆。岛上还有一条沿海栈道,边走边看海景很舒服。如果想看日出,可以去羊窝头,早上太阳从海面升起的画面特别美。岛上还有个连岛老街,建筑挺有特色,适合逛逛拍拍照。门票旺季50元,淡季30元,可以提前网上买便宜点。景区里
塘栖古镇是杭州临平区的一个老镇子,靠着京杭大运河,以前可热闹了,号称“江南十大名镇之首”。现在是个免费开放的4A景区,地方不大但挺有味道。逛啥?广济桥:400多年的老石桥,运河遗产,站桥上能看运河风景,拍照特好看。水北街:老房子挨着河,有法根糕点、朱一堂这些百年老店,能买传统点心,像粽子、粢毛肉圆啥的。乾隆御碑:清朝皇帝立的碑,讲的是当年免税的
龙口南山风景区的门票价格和优惠政策,用大白话给你讲清楚:门票价格:普通成人票120元。网上买可能便宜点,比如成人票115元、亲子票1大1小159元、家庭票2大1小229元。优惠和免票:小孩身高1.4米以下不要钱
盘山景区的门票价格是这样的:成人票:78元学生/老人票:37元(需凭学生证或老年证)成人年卡:118元(适合常去的游客)免费或优惠人群:6岁以下或身高1.2米以下的儿童免费。70岁以上老人、残疾人、现役或退役军人等凭有效证件免费。6岁到18岁的未成年人、60到69岁的老人、全日制学生可以买优惠票。注意:具体价格以景区当天公布为准,去之前可以再确认一下。另外,其他信息提到门票可能是100元(
盘山风景区是天津蓟州区的一个著名景点,国家5A级景区,面积约110平方公里。这里山清水秀,历史悠长,清朝康熙皇帝称它为“京东第一山”,乾隆皇帝更是来了32次,还写了1700多首诗夸它,说“早知道有盘山,就不用去江南了”。盘山分上、中、下三盘,各有特色:下盘水